36氪专访 |gartner解析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九游会网址
当下,怎样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根据gartner的调研,明年可能全球绝大部分的ceo都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可能会有一个衰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何去何从?
(相关资料图)
gartner发布了其2023年战略技术趋势,十大趋势主要围绕优化、扩展和开拓三大主题展开,能够帮助企业优化韧性、运营或可信度,扩展垂直九游会网址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交付,以及开拓新的互动形式、更加快速的响应或机会。
以下为十大技术趋势:
元宇宙(metaverse)
一个通过虚拟技术构建的物理和数字现实融合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具有持久性特征,能提供增强沉浸式体验。gartner预测,到2027年,全球超过4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在基于元宇宙的项目中使用web3、增强现实(ar)云和数字孪生的组合来增加收入。
gartner对元宇宙的定义
超级应用(superapps)
一个集应用、平台和生态系统功能于一身的应用程序,它不仅有自己的一套功能,还能为第三方提供开发和发布微应用软件的平台。
自适应ai(adaptive ai)
通过不断反复训练模型,在运行和开发环境中使用新的数据进行学习,来迅速适应最初开发过程中无法预见或获得的现实世界情况变化。自适应ai能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学习和目标,适合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运营,或者企业目标不断变化而需要优化响应速度的运营。
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
76%负责数字产品的团队需要对营收负责,企业需要一个能在实现高商业价值的同时,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法,数字免疫系统能满足这一要求。
数字免疫系统通过结合数据驱动的运营洞察、自动化和极限测试、自动化事件解决、it运营中的软件工程以 及应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
gartner预测,到2025年,投资建设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将能够减少多达80%的系统宕机时间,所减少的损失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数字免疫系统
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在任何相关方采取任何类型的行动时,都会产生包含了数字化特征的可观测数据,如日志、痕迹、api调用、停留时间、下载和文件传输等。应用可观测性以一种高度统筹和整合的方式将这些可观测的特征数据进行反馈,创造出一个决策循环,从而提高组织决策的有效性。
可观测行应用使企业机构能够利用他们的数据特征来获得竞争优势。它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提高正确数据的战略重要性,以便根据确认的相关方行动而不是意图采取快速行动,因此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如果能够在战略中予以规划并成功执行,可观测性应用将成为数据驱动型决策的最强大来源。
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gartner调查显示,41%的企业机构曾经历过ai隐私泄露或安全事件。与未积极管理这些功能的企业机构的ai项目相比,在这些企业机构中有更多的ai项目能够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到生产阶段并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
企业机构必须使用新的功能来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和数据保护。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ism)需要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参与者共同实施新的措施。
行业云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
行业云平台通过组合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支持行业应用场景的行业模块化能力。企业可以将行业云平台的打包功能作为基础模块,组合成独特、差异化的数字业务项目,在提高敏捷性、推动创新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同时避免单一厂商锁定。
gartner预测,到2027年,超过50%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他们的业务项目。
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
平台工程是一套用来构建和运营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工程的目标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并加快产品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速度。
gartner预测,到2026年,80%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75%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
无线价值实现(wireless value realization):
由于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将使用一系列无线九游会网址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办公室wi-fi、移动设备服务、低功耗服务以及无线电连接等所有场景的需求。gartner预测,到2025年,60%的企业将同时使用五种以上的无线技术。
网络的功能将不再仅限于纯粹的连接,它们将使用内置的分析功能提供洞察,而其低功耗系统将直接从网络中获取能量。这意味着网络将直接产生商业价值。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贯穿2023年的所有战略技术趋势。企业机构需要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来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部署帮助客户实现其可持续性目标的it九游会网址的解决方案。
十大趋势发布后,gartner就展开会议就趋势做解读,36氪等媒体也与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高挺(arnold gao)进行了讨论:
以下是访谈部分(经36氪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记者:去年gartner的报告有提到,“生成式ai”的数据到2025年会达整体数据规模的10%。今年大家已经对“生成式ai”的理念已经非常认可。gartner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对于此前的预测有进一步的修正吗?
高挺:“生成式ai”依然很重要,它没有出现在我们今年的《报告》里,是因为我们的《报告》会有意在每年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内容,但不代表说今年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报告》里,我们就觉得“生成式ai”不重要。它的重要性依然还在,我们对它的预测至少在我们的官方报告里面没有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记者:关于应用可观测性,您如何看待aiops发展。在元宇宙方面,您觉得应用层面的突破会表现在哪个领域?
高挺:我对于aiops实际上了解的不是很多。我的理解:如果说和aiops相关的,它里面会有一些ai技术。特斯拉实际上把ai技术用数据采集下来以后建模,然后优化决策模型。这个决策模型会给每一个人打的安全分,这个“安全分”越高、你的保险费用就越低。
记者:在“元宇宙”方面,您觉得在应用层面的突破会出现在哪个领域?
高挺:我觉得“数字人、工业元宇宙”是比较能够赚到钱的有商业价值的一些案例,有一些更远的方向,可能时机还没有成熟。包括nft这些东西,泡沫的成份会比较大一点,而且不太适合我们国家的监管环境。
记者:您刚才提到“工业元宇宙”相对容易产生商业价值。“工业元宇宙”在落地过程中主要的痛点是什么?“工业元宇宙”中率先能跑通落地的场景和市场空间,您有什么看法?
高挺:不能说是“痛点”,应该说是挑战。“工业元宇宙”的商业逻辑是很合理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行业化的问题。比如企业或技术公司想推“工业元宇宙”,工业里有很多细分的领域,要从哪个细分领域做这件事情?
刚才西门子和英伟达的合作,它的一家客户是汽车制造厂商。汽车制造厂商肯定是西门子去触碰的这个“点”,但是如果跨度大一点,它在工业领域的bom数量可能就没有那么大。比家电企业,bom可能只有几百,如果想跨行业,就会面临一个“隔行如隔山”。你在跨行业里面是没有经验,就算有一定行业基础、有一定算力,跨行业时也很难把摊子铺开率先能够跑通落地的场景和市场空间。
记者:目前无论是数字货币还是部分nft,都面临连番过度炒作到泡沫破灭的过程。您认为“过度炒作”是否会放缓nft这类“元宇宙”产品的迭代进程?在中国这个相对严控的市场,数字货币和nft会是怎样的发展路线?
高挺:我一直不太看好“数量货币”和nft,我认为“数字货币”是区块链趋势下的一个泡沫,nft是“元宇宙”趋势下的泡沫,本质上两者都是一样的东西。“数字货币”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货币是不是可以由非国家主权以外的机构发行?在大多数的主流经济体当中,这都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一级私人机构去发数字货币,会对一个国家的主权、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挑战。数字货币目前基本属于一个比较边缘的情况。
nft也是类似的情况,它所谓的“独一无二性”我觉得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说我真的是有一件艺术品收藏,这个艺术品、这幅画挂在我家里就挂不到别人家里去,这个的确是有稀缺性的。但是nft的稀缺性本质上是不存在的。我觉得nft根本的逻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且它也面临着一些可能会制造一些金融泡沫的风险。
虽然现在国家没有特别明令禁止nft,但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做的一些数字产品陆陆续续的也就偃旗息鼓了,实际上有点像触监管边缘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的东西更类似于“灰产”,这些“灰产”可能不会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是它也不会进入到一个主流的金融体系里面去。
记者:从2021年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的热开始到今天,差不多一年过去了,目前我们对“什么是元宇宙”的问题形成了哪些共识?我们如何想像“元宇宙”?meta的实践是否就是“元宇宙”的所有内涵?
高挺:gartner的确对“元宇宙”有一个定义。gartner定义“元宇宙”是一个“虚拟共享空间”,这个“虚拟共享空间”是有五个不同的维度(五个属性):(1)persistent(持久性)。(2)immersive(沉浸式)。(3)device-independent,实际上是和设备无关的,现在看到的ar/vr眼镜只是早期“元宇宙”进入的一个端口。(4)not beowned by a singlvendor。不会被某一家厂商所垄断的。(5)virtual economy。就是有一个虚拟经济体的,它不只单纯的是一个游戏,它更多的是一个有点像跟我们平行世界一样的,跟物理世界平行的这样一个商业的数字世界。
meta的实践肯定不是“元宇宙”所有的内涵,meta走的技术路线更像是vr路线。而我们将来讲的“元宇宙”应该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路线。
其实gartner有三个“t”——transform、transport、transact。transport是一个人传送到数字世界里;transform是把数字世界拉到物理世界,类似于ai路径;transact是说在“元宇宙”里面,它不是一个更高级的游戏,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ai技术向前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新兴职业?
高挺:这个事情我只能畅想一下,我说的未必是对的。我们觉得未来ai高度发达以后,许多人的工作会被机器、ai所替代。我们未来的人不能说有新兴职业出来,而是许多物理人需要做的事情会被机器所替代。
将来的人会分为两类:第一类人,不需要工作的人。因为到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以后,不需要所有都工作,这些人每天可以做一些比较低消费的娱乐。
真正需要工作的人,是对自己比较有追求、想改变世界、想让自己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我认为未来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世界,绝大多数的比较低端或中端工作,由机器人、ai来替代。
关键词: